相关新闻

>>返回目录

科学家与媒体在沪共话科普创作
2013-08-20

8月1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第32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第一次走出北京,移师上海举行。在本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参与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编撰的陈凯先、欧阳自远、汪品先等院士专家,围绕“科学家与科普创作”主题与媒体进行互动,分享科学家在科普创作过程中的体会。活动由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主持。

  传播科学 科学家义不容辞

  汤钊猷院士作为《医学》分册的主编感触颇深,他认为,科普创作必须基于对科学的充分认识,而科学家就是当仁不让的。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汤钊猷坚持创作了多本科普作品。他表示,科普创作不仅能传递科学知识,对科普作家本身也是提升。

  欧阳自远院士认为,科普的责任是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他坦言,原来他认为科学家的责任是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自从他参与月球探测项目后,年轻人的好奇和探知欲让他感觉到科学传播是与科研同等重要的责任。他举了一个例子,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之前却频遭质疑,对于质疑,美国官员认为这不值得回应。而如今,他们把四五十年来的科学记录和研究成果完全公之于众。欧阳自远认为,这就是一次时间跨度很长的科普实践。

  褚君浩院士此次担任《能量与环境分册》主编,他表示自己就是读着《大众科学》等科普书籍成长起来的。对于科学家来说,虽然科研与科普在时间上可能会产生矛盾,但他认为,科研与科普是息息相关的,科学家在做研究的同时就应该能用通俗的语言把科学知识传递给公众。

  科普作家也可以像“票友”

  褚君浩院士引出科普人才培养的话题后,引起了在场多位院士专家的共鸣。吴启迪教授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科普创作者就应该从少年开始培养。会上,徐延豪介绍,去年中国科协连同教育部在包括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在内的全国6所高校中招收了150多名有理工科基础的科普专业硕士研究生。

  李大潜院士认为,科普创作者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像京剧“票友”那样纯属个人爱好的。国外好的科普作品都出自于有较高理科素养、专职从事科普创作的人士,我们也要对这类人进行培养,鼓励更多有理科背景的人专心致志地做这样的工作。

  汪品先院士觉得,培养年轻科普创作人才不一定是有心栽花花就开。他认为,很多科普作家都是非“科班”的,更多地是源于自发的兴趣。欧阳自远院士认为,科学家不光要培养研究继承人,也要与年轻作家一起搞科普写作。

  为科普创作提供肥沃土壤

  谈到科普的障碍在哪里,周忠和院士认为,如果能创造稳定的条件,那么科学家也会乐于去做科普。他认为,兴趣比行政动员更利于推动科普创作。

  一件小事让林群院士至今难忘,有一次他乘出租车去开会,出租车司机问:“您这么大岁数了,不在家抱孙子,去开什么会呀?”林群答:“我去开数学会议啊。”让他没想到的是,司机脱口说出了一个数字“0.618”。这个数字正是当年数学家华罗庚向百姓普及黄金分割法时所讲的数字,40年过去了,像司机这样的普通百姓还能清晰记得,可见老一辈科学家当年所做的科普产生的长远效应。

  亲身参与《医学》分册编撰工作的陈凯先院士为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的出版感到高兴。他提出,科普创作就是要正确全面地把科学的意义和价值传递出去,要从问题出发。比如,设施豪华的科技馆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但玩乐之后他们会思考什么?学到了什么东西?《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读物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去思考,学会提出“为什么”。另外,科普也要有系统性,要灵活地结合社会热点,让科普作品对群众的“胃口”。他认为,科学除了推动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之外,更重要的是推动社会向更高精神层面发展。

(转自:中国科协网站)

 
  友情链接